找到相关内容793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禅宗思想体系及其现代意义

    感觉船在飞速行驶,而是觉得两边的河岸在不停往后退。这就是说由于我们受到种种物理的、内心的局限,使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会产生一种幻觉、一种错误,由此生起了无明,生起了困惑。禅宗常说,通过我们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...

    吴言生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64651606.html
  • 《三言》故事中佛教死亡思惟探索

    而现实上不能解脱的情况下产生的烦恼,就使他一直闷闷不乐。之后去找法海禅师,但没有见到,心里上更为懊恼。自己追求爱情的幻觉,不能脱离白娘子的束缚,加以心理上对人生的怀疑,一瞬间冲出来,形成对人生强烈的...

    金明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75251744.html
  • 《俗语佛源》选摘(八)

    直说》第一卷:“诗有可解不可解,不必解,如水月镜花,勿泥其迹可也。”现泛指幻觉中的美好景象,或喻事物虚幻不可捉摸。(常正)  【磨砖作镜】  研磨砖瓦欲作成镜子,只能是徒劳无功。此语喻办事不得要领,终...

    赵朴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1951791.html
  • 漫谈佛教植物

    幻觉,我们对爱情过分依恋,无法摆脱。正如雷立刚在序言中所说:生活中的许许多多东西永远是这样的——就像曼陀罗那般,适度则有益,过度则有毒,但是,生活总是只给予你诱惑,却又不告诉你尺度,让你在以为没有过度...

    柳已青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3851830.html
  • 佛光教科书:《佛教的真理》(2)

    芭蕉之危脆而不坚实。□识如幻事喻:众生识心分别诸法,皆随境生灭;如幻巾为马、幻草木为人,皆由幻觉所成,本无实体。   □乃观想一切有为法皆为四大五蕴假合之存在,无有如是之我。“无我”,主要是用来对治我执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0351964.html
  • 荣格心理学与佛教相应观念之研究摘要

    意识活动作用的心。」 意谓阿赖耶识就如同潜意识一样,属於潜藏不显现,而且没有意识活动的心。   冯川说:「阿赖耶识是梵文的音译,有时又译为『藏识』,亦即其能够含藏诸法(各种幻觉及世间万事万物在意识和...

    王信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2652168.html
  • 论析元代佛教度脱剧—以佛教“度”与“解脱”概念为诠释观点(1)

    足的万德万能不能显现,成为妄心,而幻生起一种不明的幻觉——无明。这种无明与本来圆明朗照、湛然常住的本性和合起来,相续相牵,薰习不已,便成了阿赖耶识;而使原始清净纯真的本性,变成了染净交参的识。因此...

    李惠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31152368.html
  • 《华严经》、华严宗与禅宗思想(1)

    事。”  阳焰泡沫等本是众缘合成,系幻觉所生,痴迷众生执幻成真,求之不得,徒增渴爱。菩萨洞知其幻,欲想自灭。   其四,画图彩色。《华严经》卷10:“心如工画师,画种种五阴。一切世界中,无法而不造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51852653.html
  • 十三祖生平与净土思想

    心中,若行人心想佛时,水清月现,佛身显现,是 故行人见诸佛身,不可当作虚妄来看待。可知般舟三昧,须具佛力法力及善根 力,具足如是三种因缘,即得明见彼佛如来。此种境界不可以虚妄幻觉等闲视 之。   从远公...,内中有一寺庙,题有"大圣竹林寺"金字。大师见此景相虽然 清晰,然内心尚疑是自己的幻觉。过了一段时间,于用斋时,又在钵中睹见五 色祥云,楼阁台树,还见文殊菩萨与诸圣众讲经说法。斋食用毕,景相方消失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14353240.html
  • 心识与轮回

    花等,如同幻觉,如同梦中受苦受乐,都在本觉真心中显现能显所显,皆不离本觉真心。本觉真心真常无碍的体性分毫未减,只是众生被一点迷妄蒙蔽,不能受用本觉真心无碍自由的妙用而已。就像《法华经》所譬喻:一位贫穷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20453814.html